非常规水源利用
是节水开源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
水利部、发改委联合印发的
《关于加强非常规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导意见》
明确坚持将非常规水源
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
以强化配置管理、促进配置利用、
加强能力建设、健全体制机制为抓手
着力扩大非常规水源利用领域和规模
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、
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有力支撑
非常规水源有哪些?
非常规水源如何配置利用?
↓ ↓ ↓
何为非常规水源?
常规水源和非常规水源两种类型
常规水源是指可直接利用
或便于开发利用的水
非常规水源则指经处理后可以利用
或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利用的
再生水、集蓄雨水、海水
及海水淡化水、矿坑(井)水、微咸水等
目前我国非常规水源利用尚存在
配置水平偏低、利用不够充分
政策不够健全、认识不够到位等问题
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具有
增加供水、减少排污、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
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重要作用
非常规水源怎么配置利用?
再生水
再生水是污水经处理后的再利用
是国际公认的“第二水源”
①
以缺水地区、水资源超载地区为重点
将再生水作为工业生产用水的重要水源
支持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及再生利用
②
河湖湿地生态补水、造林绿化
景观环境用水、城市杂用等
在满足水质要求条件下
优先配置再生水
③
有条件的缺水地区
按照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要求
稳妥推动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
集蓄雨水
集蓄雨水是指采取人工措施
高效收集雨水加以蓄存和调节利用
①
西北、华北缺水山区
西南岩溶地区以及沿海地区和海岛
建设水池、水窖、坑塘等工程收集、处理雨水
②
水质型缺水地区,治污减排
积极推进雨污分流和雨水收集利用
③
因地制宜推广农业集雨节水灌溉技术
用于农业补充灌溉
雨水利用方式示意图
海水
①
沿海火电、核电及石化、化工、钢铁
等重点用水行业在技术成熟的基础上
推广海水作为冷却用水
鼓励脱硫、冲洗类工艺环节
用水优先利用海水
②
支持沿海海域滩涂和盐渍化地区
科学发展海水增养殖业和海水灌溉农业
推广海水源热泵技术
③
探索在消除含海水废污水
对生态环境影响前提下
城市市政、消防、冲厕等领域
直接利用海水
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“长鲸1号”海洋牧场平台,集成了5G基站、风力发电、海水淡化等多种“高精尖”技术。
海水淡化水
海水淡化即
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
①
沿海缺水地区要因地制宜
将海水淡化水作为生活补充水源
市政新增供水及应急备用水源
②
对沿海地区工业园区和高耗水产业
应科学配置海水淡化水
扩大工业园区海水淡化水利用规模
建设海水淡化水利用示范工业园区
依法严控具备条件但未充分利用
海水淡化水的高耗水项目和
工业园区新增取水许可
矿坑(井)水
矿坑水是指流入露天矿坑
和井下巷道中的各种水
①
西北、华北、两淮、云贵等煤矿矿坑
涌水量丰富的地区
应统筹加强矿坑(井)水利用
矿区生产应充分使用矿坑(井)水
②
矿区生产应充分使用矿坑(井)水
③
对于周边具备矿坑(井)水供水条件
且水质满足利用要求的工业企业
在办理取水许可时应合理配置矿坑(井)水
④
具备条件地区在矿坑(井)水水质符合
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前提下
可推广用于农业灌溉
微咸水
含盐量0.2%~0.5%的水或矿化度
(即每升水含有的矿物质含量)
在2~5克/升的水称为微咸水
①
西北及沿海地区等微咸水丰富的缺水地区
在不影响生态环境安全
不造成土壤盐碱化的前提下
稳妥发展咸淡混灌、咸淡轮灌等
微咸水灌溉利用模式
因地制宜推广种植耐盐碱作物品种
②
在农村供水水源不足地区
可因地制宜加强微咸水淡化处理利用
作为生产、生活供水的补充水源
到2025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
超过170亿立方米
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
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%以上
期待每一滴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
造福人民
想获取更多和节水相关的内容
记得点赞关注我们哦
来源:中国水事
|